《不忘初心·學“習”強企》
第十期(2019年11月25日)
新時代堅持和發展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
發展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
發展理念是發展行動的先導,是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發展理念是否對頭,從根本上決定著發展成效乃至成敗。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
“發展必須是科學發展,必須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span>
新發展理念不是憑空得來的,是在深刻總結國內外發展經驗教訓、深刻分析國內外發展大勢的基礎上形成的,是針對我國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提出來的。堅持新發展理念,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創新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動力問題,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協調是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協調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必須正確處理發展中的重大關系,不斷增強發展整體性。綠色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綠色發展注重的是解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問題,必須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協同共進,為人民群眾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開放是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開放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內外聯動問題,必須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以擴大開放推進改革發展。共享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共享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社會公平正義問題,必須堅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漸進共享,不斷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相互貫通、相互促進,是具有內在聯系的集合體,要統一貫徹,不能顧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哪一個發展理念貫徹不到位,發展進程都會受到影響。
新發展理念具有很強的戰略性、綱領性、引領性,必須貫穿經濟活動全過程。要努力提高統籌貫徹新發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把新發展理念作為指揮棒、紅綠燈,對不適應、不適合甚至違背新發展理念的認識要立即調整,行為要堅決糾正,做法要徹底摒棄,真正做到崇尚創新、注重協調、倡導綠色、厚植開放、推進共享。
在我國這樣一個經濟和人口規模巨大的國家,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并不容易。一方面,必須跨越非常規的我國經濟發展現階段特有的關口,特別是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另一方面,必須跨越常規性的長期性的關口,也就是要大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特別是要凈化市場環境,提升人力資本素質,提高國家治理能力。要統籌做好跨越關口的頂層設計,把各項工作做好做實。
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實際上就是要處理好在資源配置中市場起決定性作用還是政府起決定性作用這個問題。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這是我們黨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又一重大推進。
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并不是起全部作用。我國實行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仍然要堅持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發揮黨和政府的積極作用。政府的職責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觀經濟穩定,加強和優化公共服務,保障公平競爭,加強市場監管,維護市場秩序,推動可持續發展,促進共同富裕,彌補市場失靈。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不是要更多發揮政府作用,而是要在保證市場發揮決定性作用的前提下,管好那些市場管不了或管不好的事情。
無論是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還是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都必須堅持和完善我國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根基。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
“我國基本經濟制度寫入了憲法、黨章,這是不會變的,也是不能變的?!?/span>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在全面分析國內經濟階段性特征的基礎上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治本良方,是培育增長新動力、形成先發新優勢、實現創新引領發展的必然要求。要把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經濟發展和經濟工作的主線。
現代化經濟體系,是由社會經濟活動各個環節、各個層面、各個領域的相互關系和內在聯系構成的有機整體。我們建設的現代化經濟體系,要借鑒發達國家有益做法,更要符合中國國情、具有中國特色。要建設創新引領、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體現效率、促進公平的收入分配體系,彰顯優勢、協調聯動的城鄉區域發展體系,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綠色發展體系,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開放體系,充分發揮市場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經濟體制。這幾個體系是統一整體,要一體建設、一體推進。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發展規律的必然要求,事關我們能否引領世界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潮流,事關我們能否贏得國際競爭的主動。要按照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要求,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為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打下更為堅實而強大的物質基礎。
---摘自第九篇章《以新發展理念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